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教育系统宣讲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教育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
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发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在中国人民大学签约 共同推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合作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高校宣讲
各高校扎实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北京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更好的教育 更好的未来
高校书记校长畅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代表和专家热议教育如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2022-11-0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2-10-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8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2-10-1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2022-09-26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办理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结项情况的通报
11-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11-0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8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13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第十三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通知
11-09
关于公布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09-26
关于公布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0-25
通知公告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11-0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8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13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
05-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情况表
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6-20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八批经费的通知
12-29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2-2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七批经费的通知
12-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11-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08-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8-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19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教育部党组印发指导意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01-04
河南:确定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9个涵养基地
12-06
华中农大:新教师入职第一课 院士开讲“学术诚信”
10-20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02-25
学术评价
高校“有组织科研”需系统推进
10-24
以“制度”为抓手深化高校学术评价改革
08-19
创建“学术章程”引领学术评价革新
04-18
科技期刊新评价体系将撬动什么
03-25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09-18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11-09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2022-10-31
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2022-10-1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2022-10-17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十年
2022-10-1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2022-10-12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出版发行
2022-10-10
教育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
2022-09-30
习近平为《复兴文库》作序言强调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2022-09-28
社科动态
门开百十载 哲思启未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创立11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让中国哲学在开创未来的道路上更具活力、更具包容性。 四位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哲学的基础问题、提出了哲学研究的方法路径,更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前景,为北京大学哲学系110周年庆祝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然,对历经百十载的北大哲学系而言,庆祝大会在学术探索意义上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面向未来的精神之旅和思想探索仍然召唤着具有时代责任感的北大哲学人继续砥砺前行。
追溯汉字源头,探寻文化根脉——南京大学收藏甲骨整理项目启动
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发展。”“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南京大学博物馆藏甲骨整理项目”论证会的举办,标志着南京大学收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后就殷墟甲骨文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首个启动的高校甲骨资料整理项目。
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11月6日,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在紫金港校区揭牌成立,开启省校共建新型智库的新篇章。 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奕君讲话,校党委书记任少波为郑永年教授颁发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聘书、佩戴校徽并讲话。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朱卫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出席,副校长何莲珍主持活动。
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在中国人民大学签约 共同推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合作研究
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相信在各方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必将掀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讨热潮,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产出丰硕成果。 签约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主持。 签约仪式上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齐聚人大,团结合作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建设,学校与国内理论界最顶级的单位团结合作,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 主动担当 团结合作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改革之举、创新之举、团结奋斗之举 ——国内理论界高举旗帜、凝聚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在世纪馆北大厅举行。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持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卓有成效。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将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举行
10月28日,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紫金港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任少波、校长吴朝晖代表学校向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副校长周天华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傅强、副校长李晓明出席会议。 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小组组长严建华教授宣读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2022年10月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国教中心2号楼201报告厅举行。
最新
经管学部成立 中山大学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11-16]
最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大会举行
[11-16]
最新
门开百十载 哲思启未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创立11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11-16]
会议通知
· 第五届(2022)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学术年会征稿通知
· 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 第二期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工作坊征文通知
· 第十届国际分析哲学史学会年会通知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族际交往与共同体建设·2022年第三届边疆地区社会工作论坛邀请函
会议动态
中山大学举办第二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举行
第四届清华大学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马克思主义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举行
法学专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
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论坛(第7次)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南京大学举行"教育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教育学科复建卌年纪念大会
北京大学教学系统召开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
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2022年年会暨人文社科数智化研究基地“数字生态与数字治理实验室”推进会举行
2022亚洲大学联盟教育展在线举办
北外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专项”项目专家组并举办2023年选题论证会
武汉大学召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论证会
山东大学联合承办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正规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高端论坛举行
第一届“中共党报党刊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办“新时代论坛——新发展格局”讲座
观点
认知哲学带来理解脑机接口新视角
与身体、行动及其环境关系的多重维度。新型智能研究意味着新型认知模式变迁,如果我们尝试从认知哲学中的“4E+S”透镜下分析脑机接口,就会发现其背后隐含的深厚认知哲学底蕴。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脑机接口 具身认知强调了身体在认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威尔逊(R. A. Wilson)将身体对认知的作用划分为三类。其一,身体是认知的限制者,即身体会限制自主体认知内容。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6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先秦散文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谱系
在早期的东西方文艺领域,作为叙事性文类的小说不约而同地先后产生。西方现代小说作为一种讲述故事的虚构文体,在民国时期被引入中国,小说这一中国自古就有的文体反而成了舶来品,这使民国以来的小说研究带上浓厚的西学色彩。进入21世纪后,研究者开始反思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与本土化研究方式,对于散文与小说关系的研究逐渐进入大众的学术视野。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拔尖创新人才,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三、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筹与部署,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要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根本质量。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即建好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建设质量文化。
从“六个必须坚持”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也是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再明确、再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同样应该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思想指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满足群众美好教育新期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日常生活史视野下的晚明书信研究
的刊刻,标志着它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空间,对舆论产生干预,成为公共阐释的重要来源。因此,探究晚明文人书信“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探究“怎么写”以及“为什么这么写”,以此深描历史、理解当时的士人心态。 总之,书信作为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私人写作的典范文类,全面地展现了晚明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创新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本途径
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的关键在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且指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本途径。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始终是与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诗学世界的中国智慧
的诗性智慧,彰显了孔子儒学的中国哲学特质,也奠基了整个儒家诗学思想传统。深入阐释孔子诗学世界蕴含的中国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大有裨益。 1、孔子诗学世界之“言” 孔子诗学世界首先是一个“言”的世界,孔子对其子伯鱼云:“不学《诗》,无以言。”但孔子诗学世界之“言”,并非文学艺术形态的纯粹情感语言方式,亦非科学形态的思辨理性语言方式,而是情理交融的诗性的“启发语言”。
从官制变化看宋代制度文明
官僚制度变化是缓慢进行的,人为设计的剧烈制度改革相对较少。在此过程中,经过多轮兴利除弊的细微制度调整,好的做法和经验得以保留。各项官制设置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反复博弈,执行的制度能实现各个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多种激励措施让各类有才能的官员快速成长,同时中央官和地方官有畅通的交换机制。
自然地理生态影响下的唐代丝绸之路诗歌创作
唐诗中有大量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作品。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实际存在的地理之路,地理生态是丝路诗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最具象的影响要素。唐代丝绸之路横向跨度极大,其所经地区的气候、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与中原相比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曾亲身在丝路沿线地区生活过的诗人们自然会受到地理生态的显著影响,并在诗歌中有所体现。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贡献
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三个维度
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促进关键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和数字技术。数据是经过智能化加工的劳动资料,经过对数据的智能化改造并发挥其作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协作模型相较于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的机器体系摧毁了传统生产车间内部基于零配件和流水线的单一产品生产组织方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就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工作摆在尤为重要的突出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将“教育、科技、人才”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成功启迪,也为在新征程上我们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设中国古典学的一些设想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建设中国古典学学科和学术研究体系的设想。当然,“中国古典学”这一概念并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创,之前裘锡圭、刘钊、林沄、曹峰、朱汉民、孙玉文、傅道彬、鲁国尧等学者都曾对“中国古典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明诗总集编撰与清代诗学的演进
的通代、断代总集,又有小型的地方总集、家族总集、流派总集。诗歌总集编撰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学思潮的迭代、诗学流派的论争、诗学观念的表达、诗学群体的标举等都常常以编撰总集的方式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主张的宣传。清人编撰的各代、各类诗歌总集之中,明诗总集有百余种,是极具典型性的一类。 编撰旨趣:以诗存史与以彰桑梓。
科教兴国新征程,高等教育新使命
系统集成、统筹部署。党的二十大标志着科教兴国开启新征程,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加突出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意义。教育既是民生之首,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强调教育是民生之首,旨在适应这一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归为民生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指引
强国建设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注解与支撑,成为基础性、战略性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国情。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其战略目标表现为创建世界最大的、人人可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大珠三角论坛
2021年第2期
大珠三角论坛
2021年第1期
大珠三角论坛
2020年第3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男性群像及深层意蕴的研究
2022-11-14
业绩承诺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2022-11-14
“春秋国际法”概念辨正
2022-11-11
论周代宗法封建国家结构法制的特点与内在矛盾
2022-11-11
泰国宋干节何以备受重视
2022-11-11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
千亿体育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
世界杯体育下注平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立博买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
开云买球正规(中国)有限公司
|
亚搏页面界面登录
|
开云买球app(中国)有限公司
|
华体汇买球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博鱼app官网下载(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hth登录(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